「一隻倉鼠選擇逃出籠子,一隻倉鼠選擇留下」,看到這張圖片想必有很多人是這樣想的吧?又或許,有的人已經開始有了意見,強烈譴責那隻不投奔自由的倉鼠,只因為這個社會提倡的就是這樣,因此為了自由而踏出牢籠的人或動物都會被認為是「對」的存在。但在這樣的場景背後,似乎有一個問題正慢慢的浮出檯面,然而這個問題往往只代表著個人的[主觀感受]。什麼是自由?它代表著什麼意義?自由的最深處又藏著什麼樣的前提呢?在這個到處都是示威遊行,發起種種的社會運動,總是有人會高談闊論著他們眼中的明主自由的社會,每一個人對於這些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。
1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loByMrGKUd
自由是什麼?是追求自己的理想?還是讓自己不受到任何的束縛?或是,自由根本不存在呢?倉鼠逃出了籠子,牠逃著逃著到了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,那裡沒有人類的侵擾、有著充足的食物、豐富的景觀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倉鼠在一個看似安逸的環境生活著,但是,看似安逸的生活或許只是個表面,就像是裹著糖衣的毒藥一般,這裡沒有人類的侵擾,卻充滿著許多掠食性動物、這裡有著充足的食物,卻有可能成為被捕捉的誘餌、這裡有豐富的景觀,卻也因此充滿了因不熟悉地形的風險。或許會有一些人有個疑問:「倉鼠可以找到同類吧?」,撇除一切倉鼠沒有找到同類的前提,就算找到了,同類也只會將那隻倉鼠當作外來種一樣,不管過了多久,牠都將被帶著[外來者]的標籤,只要有著這個標籤,牠將和那群倉鼠有一些或很多的隔閡,就算隔閡再怎麼淡薄,依舊還是會被帶有偏見的看待。所以,追求理想、不被束縛的代價,往往也可能是一種另類的束縛。
1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2waaGeYt8H
停在原地真的是錯的嗎?不願踏出牢籠也是錯的嗎?還是,這是另類能夠被冠上[自由]名號的東西呢?或許對那隻倉鼠來說,那樣才叫做自由,這是有可能的對吧?能夠受到豪華的待遇,每天醒來不用擔心自己吃不飽,食物一定會在固定的時間送上門,也不用擔心受到任何威脅,因為在一個籠子中,根本不會有其他的動物出現,在籠子中,倉鼠只需要裝可愛,就能夠享受到這些事情,每天一吃飽就去輪子跑一跑運動,生病了人類還會著急的提著籠子去獸醫院。如此奢華的經歷是多少人希望擁有的生活啊?但是這樣生活的代價,正是無法離開那個籠子,這就是人類搭建的最大束縛,但它卻可以保障絕對的食物來源以及安全。而那隻沒有逃出籠子的倉鼠,或許清楚自己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生活,又或許,牠只是盲目的停留在籠子中。但,這都是一種選擇,不管是明確的還是盲目的都依樣,牠所選擇的道路就是如此。
1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MBbW1gtIeY
自由,是在一個自己滿意的體制中生活。這是我在日常的生活中所想到的一個結論,然而這一個結論中,選擇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,因為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我們想要生活的體制,才能真正達到[生活]的目的,很多人覺得,生活最大的目的是單純的[活著],但就單純的[活著]或許有些太過單調了,每個人或生物都有自己的想法,所以才會造成每個人想法不一致的情況發生,這就是基於意識所發出的[情感],透過情感,我們可以知道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,進而讓每個人對於[自由]的定義有所不同,所以才會造成兩個倉鼠面對門被打開的想法有所不同。或許也可以對應到現實社會對於自由的看法,和形成多方立場的原因,就像幾個月前很多人在討論的高鐵屏東線的計畫,很多人抗議這樣會造成人流大幅增加,也有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交通方便性提高了許多,有的人也覺得這樣會造成房價急漲,這就是為每個人對於[自由]的看法有所不同才造成的分歧。
1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3KWbR6CSho
透過以上的想法與討論,或許可以得出幾個結論,就是,自由是主觀的,並且帶有多面性的想法,但是,自由卻脫離不了一個核心理念,那就是主觀想法,每個人對自由的想法都不一樣,那就是因為主觀人們都希望自己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。但是,如果每個人都想要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的話,有可能會因為想法的不同而造成別人的困擾,因此才會有體制的出現,透過一些限制讓每個人在能夠接受的限制下享有自由的權利,這是法律應該有的樣子。但是在某些國家,法律是為了透過別人的不自由來擴大自己的自由,他們制定的體制幾乎都是建立在對自己好的情況下。我們必須強力譴責這樣的國家和有權力的人,不然的話,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的自由將被消耗殆盡,從原本「互惠的自由」,直接轉變為「不自由」。這樣子,倉鼠才能為了尋求各自的自由而做出牠們想要的選擇。
ns216.73.216.82da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