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《透明小精靈的背後世界》,第八集。
尚未閱讀這三個章節的讀者,建議你先回《Elfin’s Daily》閱讀完這三個章節,再回來揭開本章彩蛋,體驗會更加完整。
在本日特輯開始前,想問問你:
還記得那名以生命為代價染紅墨魈的女孩嗎?
「浴血而生,魂兮歸來。」—當時的你,覺得是誰回來了呢?
請容許我先放著這個延伸問題,讓它發酵一會兒,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ZIPoyRoyov
在彩蛋的結尾時,我會揭開留白處的遐想。
在本章進入之前,我想先溫柔地提醒——「惡魔」在部分宗教文化中,確實是十惡不赦的象徵。我在這裡所描繪的惡魔角色,並非要挑戰信仰,也無意將其「洗白」,而是以故事為契機,試圖提供一個新的思路——讓我們反思心中的惡。
如果你準備好願意打破對惡魔的想像,直面人心的陰影,歡迎繼續往下看。
生活中我們經常將惡魔視為萬惡的來源—貪婪、狂妄、嗜血、不幸。
「惡魔」這一詞承載了所有的罪惡,人們無法描述的痛、無法解釋的瘋狂,盡訴在這兩個字中。
我們將「惡魔」用來概括那些罪大惡極之人,用「惡魔的低語」帶過自己誤入歧途的原因,可是「惡魔」真的存在嗎?
還是我們只是將不願直視的部分,丟給了那個名字呢?
或許我們該問的是:那真正的「惡」究竟源自何處?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Jv5aCTQYPi
有沒有一種可能——那不是什麼惡魔的低語,而是我們最真實的聲音?
正如我們經常以天使與惡魔描述內心裡善與惡的掙扎,他們既是我們心中的回音—那便將所有的是非對錯回歸本心,將屬於他們的名字歸還於他們。
故事中的惡魔,誕生於人類的邪念,吞噬著人類的執念,承載著宿主的痛苦—那些不甘、後悔、憤怒與自我推託。
在惡魔的幫助下,人們得以掃除那些邪念,繼續安穩的過著日子,然而惡魔卻夜夜受著業障的折磨——挺過去才能留下,沒挺過便魂飛魄散。
惡魔的所作所為,沒有人看見,沒有人聽見,而他本身不張揚,不辯解。
任人大作文章,任人批評謾罵。
也許他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沉默,而是人們只願相信自己想信的內容,眼見為憑,他們只看見了他腥紅的雙眼,纏繞的魔氣,卻從來不問緣由。久而久之,解釋與不解釋,似乎都不再重要了。
就如同這個世界上不善言辭、多數的傾聽者、承受情緒投射的人,他們不是加害者,卻永遠承受代價,無人憐憫,他們沒有辦法為自己辯駁,比起再次挑起紛爭,他選擇一個人承受這些痛苦,不再抗辯,於是他成了被眾人誤解的角色,成為了一個被厭惡的對象。
在這段寫惡魔的篇章裡,我想試著打破某些「非黑即白」的想像。有時候,那個你以為會傷害你的人,其實才是唯一願意替你擋風的那一個。
墨魈初見小惡魔時,也帶著刻板印象,脫口而出的疑問,都透露著他的詫異,但在與小惡魔相處的過程中,他漸漸發現了惡魔並非傳聞中的可怕,他感受到更多的是——有些笨拙、小心翼翼的善意。
墨魈不懂惡魔為何總是要用冰冷的言語,掩蓋釋出的好意,直至在忘川岸邊看見了被邪念吞沒的惡魔,他才讀懂了字句中的餘溫——那是惡魔的溫柔。
正因為他受過了太多的傷,所以他不願再與人親近,正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那些情緒和痛苦,於是他寧願一個人,繼續扛著也不願意讓他人陪他一起受苦。
〈安息〉這一章,看起來是讓亡魂得以平靜,但在我心裡,它更像是那個惡魔,把自己最後一點安寧給了別人。
每個墜入忘川的靈魂,都還在怪罪別人,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有錯,也沒人願意真的放下,於是惡魔來了——他們收集這些怨氣、邪念,讓河水逐漸清澈。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VjQR1KK4Cy
這是一種淨化,也是一種犧牲。
在寫忘川這段時,我腦中浮現的是「情緒的垃圾場」。
有時我們會把不甘、後悔、悲傷、嫉妒、絕望,一股腦地往某個人、某個地方傾倒下去。久了,那些「不能被處理的情緒」,就像浮在水面的漂浮物,它們不會消失,只會慢慢腐爛,發出味道。
如果那時剛好有個人,願意低頭把它們撿起來,那他也會因此染上一身氣味。
惡魔就是這樣的角色,他不是壞,而是「承受得太多」,卻無處可說,於是他只能染著那身腥,成為人們眼中青面獠牙的存在。
都說「相由心生」,可若惡魔是因為代替我們承受了那些罪惡,才變成了那副猙獰的模樣,這樣的存在,真的「邪惡」嗎?
我們僅憑惡魔外在的模樣,就將他定義為「惡」的那方,那是否對他有些不公平呢?
那麼人類自己呢?
披著微笑面具、說著好聽話,背地裡卻一步步將人引入深淵的我們呢?
我們又真的善良了嗎?
還是那句話:「有些人不是天生善良,是他們選擇了善良。」
從惡魔的身上透出來的,就是「選擇」的力量。
這也是墨魈的轉變契機之一。
過去的他一直在問:「為什麼這個世界不接納我?」,但從這幾章開始,他第一次反過來問:「我是否也能接住這個世界的一角?」
我想透過這段故事,寫出一種感覺:即使不被理解,我也能選擇不成為加害者。
也許這很困難,也許會痛,但正因為痛,才代表那裡曾經是活著的地方。
或許曾經你隨著本心做出了傷害別人的事,也許你後悔了,對於那個走了歪路的自己痛恨不己,但請你相信,唯有承認自己的「惡」,才有可能改變那個跌落忘川的靈魂。
你可以是傳說中那個罪不可赦的惡魔,也可以是小精靈故事裡,那個即便世界殘酷,依舊保有溫柔,善良的小惡魔。
最後,回到最初的提問。
那句「浴血而生,魂兮歸來」的「魂」,你覺得是誰的呢?
是那個在血泊中倒下的小女孩嗎?
還是那個逐漸走回真實與自己和解的墨魈?
還是……其實是某個,你曾經丟失、如今想找回的自己?
如果你問我,我會告訴你:「是的,沒錯,就是你想的那樣。」
那縷魂可以是小女孩活下來的證明,也可以是惡魔活下來的樣子,他可以是每一個努力想活下來的靈魂。
以下是一些從留白處衍伸出來的天馬行空及提問:
Q1:如果拯救墨魈的小惡魔,其實是從小女孩身上誕生的意識,那算不算一種原諒,或一場未竟的道別?
Q2:你相信有這樣的存在,會在你看不見的地方,幫你撿起那些散落的執念嗎?
Q3:如果你是小惡魔,你會選擇繼續承擔,還是轉身離開呢?
致旅途中的夥伴:
如果你願意,不妨也嘗試走向那個最容易被誤解的角落,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p98podgbpV
為他人心中最深的暗處,點一盞燈。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.PENANAwg0S4p1SMn
那盞燈不必明亮,只要它夠溫暖,足以陪一個靈魂走出夜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