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但其實另一方面也可以這樣想,他們有這種想法是他們的想法,我們無法控制,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,用自己的原則、自己的理念去做好自己。
我也是一個不強迫收費的自願書評員,我的重點在於衷心幫忙以及娛樂評論。因此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建議,給完以後別人接不接受是他們的事,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。
這只是個人想法(米粒的想法),希望你能慢慢想開,其實別人的事我們管不了,只要管好自己就是了
其實我也不算稱職的書評員,我的書評偏向讀後感多一些。
現在已經差不多想開了,努力寫自己的作品的同時,也在努力還債~
其實這真的讓我不知不覺想起以前在別的平台經營匿名評文的過去,我剛剛還回頭去看最後發文時間,幾乎快要十年前了(老
當年寫評很認真,是為了訓練自己從文中找出問題而開始跟人組隊評文,而且越寫到後面有越長的趨勢,印象中以前爆肝寫評起碼兩千字起跳,印象中好像也有奔到萬字的。雖然我也不是寫最多的www
我剛剛去翻,突然發現其中某篇評文,2個人一起寫就寫了3萬字評文(嚇死
還有4萬字的,不過那更多人一起寫,相較就比較還好一點。
當年怎麼這麼狂,時間隨便打水瓢呢(欸
而且作者未必覺得感謝,也是啦,隨便幾篇破萬字都在挑作品的問題,背後被人幹譙也很正常呢~顆顆
真遺憾以前沒早點來PNN,至少會有打賞證明自己不是在做白工呢QQ
當時評文都認真在抓別人文章錯誤,因此也會對於主打誇誇性質的評文欄感到不以為然,但人本來就是各取所需,作者會自己去尋找自己需要的評文,如果自認為哪種評文比較好,就堅持自己所堅持的模式吧。至於別人,那是別人的事了。
是的,我將評文者視為非讀者,因為評文者並非因為受到自然吸引而來看文,對我來說評文者是我請來幫忙對文章健康檢查的人。有人只檢查頭,有人檢查全身,有人專門打嗎啡(?),我跟某樓一樣也期待PNN之後各種評文百家爭評的盛況,另外也想圍觀會不會又有一堆玻璃爆炸事件(被打
可能對每個人來說評文的意義都不同。對我來說評文就像一小片鏡子。我透過鏡子的反射看到別人眼中我作品的模樣。但是一個人的觀點不可能代表所有人,因此我會到處蒐集意見,有點類似市場調查。越多鏡子,就越能讓作品投射的樣貌越清晰。
以前我在寫評文給人時,經常特別強調自己是什麼類型的讀者,常看什麼,喜歡什麼,因此對作品是什麼反應,要作者不要單獨把一人觀點視為全部,請作者要自己消化吸收。
現在我在當作者時,也很清楚自己在求評時是在求什麼。事實上,我現在主要經營的故事,除了我朋友說的「網路教室那段滿無聊的」還改不動以外,前一個評文者說的缺點,我認同的問題都改掉了。
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作品能變更好。
哀,我真是個機掰人。不過沒關係,今天愚人節,以上留言請都當笑話一則看吧。
你好強,4萬字,我相信我永遠都寫不了萬字以上的書評。多元的確很重要,我在評文中大多都會說這是我「個人」意見,要如何使用還是視乎作者
我暫時未遇到玻璃心(看來是評的書不夠多),不過讀者的意見變多,對作者的確會有幫助,最重要還是看對作者有沒有幫助
我覺得作者找了好幾個評文者評文的話,應該對自己作品的優劣處會有一定想法,不過每個人對每部作品的想法都不一樣,找人評文最好還是先看對方過往的評文再作決定(不過我之前就是想挑戰看看)
你朋友好慘,為他心痛
我回去翻到公告時也再次為她心痛一次QQ
希望她沒有被打攪,現時還有在寫作……
她當時還是有繼續評。寫到有一天自己覺得夠了就收起來了(偷看樓下Tamayo
膠原XD聽起來好像很養顏XD
原、原來是這樣的嗎?!
理論上作品一定有優有缺,雖然我真的看過我無法昧著良心稱讚的作品(比方說把讀者當智障的),但我也絞盡腦汁找到可以稱讚的地方了www(雖然玻璃心們不領情,只看到我挑缺點的部分www
你也寫很多字了呀,我覺得是很讚!4萬字是蠻多人一起寫的,其實還好啦ww只是因為都寫在一起,所以不好算我自己的部分是多少字。我是寫了不少,一段段挑劇情裡的邏輯bug(也為此反覆看2、3次),才滿長的。(但最後那作者滿不爽的wwww又一次玻璃煙火秀)
我自己都想法是,比起全篇是不是負評,我覺得讓人不能接受的點,應該會是評文中講的缺點根本講錯,評文不能讓作者信服吧?
當然評文不能讓作者信服的原因,到底是評文者隨便看而看錯?或是評文者表達能力不好?還是評文者與作者價值觀不同?又或是作者玻璃心無法接受批評?每次狀況都不同,也覺得沒有一定標準。
因此我很認同我朋友說的,作者自己去求評,自己要做好了解評文者的功課,去尋找自己所需的評文者。最後得到的評如果不滿意,有一半是作者自己要負責的。
祝福你不會遇到玻璃心++我覺得你的評文很溫柔應該遇上的機率低很多。雖然我也看過我朋友明明超溫柔又用心的評文,還是遇到吵著要封筆的情勒攻擊,弄到我朋友發公告道歉(心疼朋友QQ)。一開始還會以為是小朋友哭鬧,但往往後來才發現對方年紀比我們都大……
最後我們得到一個經驗,評文對作者有沒有幫助,最後還是取決於作者自己。有時就算很用心,那也未必是作者想要的QQ,真的是很血淋淋的經驗……
因此以過來人經驗,勸一句,寫評文最好還是為了自己,最後才不會失望(嘆氣
(經驗談:凡在作品內聞到蘇味(無論是瑪麗蘇還湯姆蘇),7、80%是玻璃心,要小心易碎品)
雖然你用「誰發明前10章評文」為題,並直指寫評的人不想深入了解作品,是否為事實在此不做評論,但我認為求評的作者們也有能力分辨,不可能任由自說自話、對待作品輕率的評文越來越猖獗。
蕉園的評文還只是在發展初期,無論是評文者還是求評者都還在嘗試,現在得到前10章評文便歡天喜地的人,或許他下次就想得到能看完全文的評文了,很有可能吧?我認為P名可以不用那麼早就預想如此惡劣的未來。
評文免費或付費,作品只看一部分或全看完,沒有好或不好之分,只要能對作者有幫助就是好書評,而所謂的「有幫助」定義非常模糊且因人而定,難以歸納出一個明確的模式,所以評文不可能只有單一發展。
我個人認為依照市場機制,總有一天這裡也會發展出各有特色的評文專欄,作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偏好哪位評文者風格而去投單。我期待可以在蕉園看到如此多元的評文專欄。
寫評真的是非常耗費心力的事情,沒有動力就很難繼續下去。最後想對P名說,如果真的因為這樣的狀況感到心冷,在寫完累積的評文後,暫時離開評文也不失為好主意,亦或是只接自己想接的委託也無不可。
坦白說我認為寫評文始終是為了自己,幫助委託人只是順便的而已,否則我何德何能有資格為別人的作品負責?理解自己寫評究竟是「為了什麼」,或許就能幫助你看待這件事。
不好意思寫了很多頗嚴肅的話。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說真的自己心裡舒坦最重要,祝福你可以調適好心情,繼續在文字領域上揮灑你的熱情。
你說的我都覺得中肯和有道理,亦很感謝你分享你的經驗,讓我獲益良多,多元化的確很重要,我也需要多一些耐性,太心急了。
我當初寫評是希望能增加流量和吸引別人的優劣處,還有單純的習慣,之後慢慢湧出希望能幫助到作者吸引流量的想法,有些事我怕我之後就做不了(更準確來說,看著蕉園的人一個個離開,我怕我還未寫評,那些人便離開了,我也怕我下一秒可能就堅持不住)。
其實當初有想過應該只選感興趣的文章寫,但我覺得那樣做眼界會變窄,有幾部作品不是我看開的類型,但評完後都讓我獲益良多。
謝謝你的鼓勵和意見,我會好好地思考
還有,不要再賣可憐了,你會傷心我們也會傷心。
我會說,我們對十章書評/心得的理解完全不同。這些活動有各自的取向與意義,不能一概而論。
以心得創挑為例,它的意義遠不只給予回饋,同時也是希望藉由高頻率的快閃活動,以及來自三地成員們的推廣,打破各區域的藩籬,促進交流,本質上就與你的書評有著天壤之別,所以沒有必要比較。
雖然你不喜歡這樣的活動,但下屆心得創挑還是歡迎你來參加。可以純粹當成宣傳喔!
不過好奇問問,「再」賣可憐,「再」,除了這篇文我應該沒有在哪有訴苦,想問問是動態還是那篇吐槽讓你有這種感覺
畢竟各有各的評書方式和市場,大家的面向和理念不一樣,相信作者亦會有自己的考量,懂得挑選適合自己的書評人來求評(不問長短只求曝光的另計)。
覺得前十章還在鋪陳,看了也未必能領會故事精髓的,便不會拿去求十章書評;相對地也有作者只求有評,又或是十章已能滿足他們,也就是所謂的百貨應百客。
平台上多了十章書評,也許就是有那個需求吧。但你也不必隨波逐流,就照樣維持你的特色,相信總會有作者希望書評人看完整作品才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