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看懂了。
他不是十分猛烈的攻擊。
和pua差不多,都是讓人認知錯位的。
達到煤氣燈效應。
「我理解你的擔憂,也能感受到你對這件事的重視。從你的角度來看,這可能確實有問題。」
(輕輕停頓,眼神坦然)
「但我認為,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可能不同。你或許認為這是某種操控,我則把它看作一種語言與邏輯的編排選擇——不是為了讓誰失去判斷,而是讓討論多一種可能。」
對方(略顯困惑):
「你這麼說,是不是有點太輕描淡寫了?」
你(淡然微笑):
「我並不輕視這個對話。只是我相信,有時候我們不需要把不同解讀視為攻擊或操縱。每個人都有權用自己的語言,表達自己的視角。」
(語氣轉為堅定)
「我知道你也許是出於警覺、甚至關心,才這樣說。我尊重這種態度。但我更願意相信溝通,是建立在彼此信任與理解上的。」
(點頭)
「如果我們對一種表達方式不理解,最好的反應不是急著定性,而是多觀察、多對話。」
(停頓一下,補上一句)
「我相信,能互相理解是最好;不能理解,也沒關係——我們都在自己的語言裡,學著成為更完整的人。」
若果真的遇到不同的人,也知道如何沉着應對。
這種細微的諷刺,會讓人語塞,感覺哪裡怪怪的。
感覺不是溫柔的問題,而是那個「被否定」只要一出現,就會知道他其實不認同,說再多好話也沒辦法遮掩。
我真的很討厭這種人,我無法接受身邊的人有異心,見不得好的那種,還假裝站你這邊。
哈哈哈…你這反應太真實了,其實我也是在寫這個語術的時候才發現,這種表面溫柔、實則推人的方式有多可怕。越像天使,效果越像惡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