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語評:
如食用一個春季。
等等,食用?
沒錯,我的第一眼感受,便是食用。
而正你如內心所料想到那般,春季是不能拿來吃的。
那為何說是食用呢?
這是一種擬人法,便是讓我感覺到春早已被我整個吞了進去(?)
好的,春季確實如曇花一現。
台灣的春天熱的如火爐炭烤。
炙熱的天氣,又怎麼能正確的分出春天呢?
既然物理上不行,那就得靠著這樣的一個幻想的感覺。
評語:
就靈感層面還有意境,如果不看解釋的話,這幅畫有很多的想像空間。
過多的留白也不會顯得無趣,反倒添增了一絲落寞清冷。
那是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人,還是一個在春天離去的人呢?
評語:
把台灣春天的短暫展現的淋漓盡致,就是這麼空虛而難以回憶(根本就被冬天跟夏天吃掉了吧!
很喜歡這張圖的意象,故不自量力的來評分(*¯︶¯*)
評語:
圖有種孤寂感,這會是獨自享受的午餐?或是放著餐前點綴等著那個永遠不會出現的人?抑或是最後的午餐?留白的地方很多~不禁令人遐想。
很寂寞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