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一般下圍棋,如果要採取比較強硬的手段進攻,在布局階段不會執著於實地,反而會更注重形勢和模樣,更甚者會省略布局直接進入中盤戰鬥。因為實地其實是保守求穩,不利突破和逆轉,所以強勢進攻的結果,往往不是逆轉勝就是大敗。棋魂佐為對名人故意讓子的那一集,就是這種情勢下的演出,可以參考看看。
因此建議「白方的實地占有優勢」這句可以改為「白方的模樣、形勢占有優勢」,甚至拿掉直接寫黑方無法招架就好,就比較不會有突兀感。畢竟這部的目標客群,應該是對「牛郎織女故事」、「圍棋」有興趣的讀者。
我記得棋靈王參考的棋局大都是比較古老的棋,以往確實會比較追求形狀,而且以前沒有貼目,所以追求形狀能幫忙取勢,更有機會掌握之後全局走向。而現代因為有貼目,所以也多半更追求實地,畢竟實地還是最能搶下勝利攸關的,這是我所掌握的知識。
當然不是想反駁你說的不對,而是說我產生的疑慮,我的觀念是看現代棋士講解棋局的影片所培養和做為參考的,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有點跟你想的不太一樣,也可能是自己只掌握皮毛,所以理解錯了也不一定。
還是感謝意見。
棋魂的話應該古代現代的都有,像名人跟佐為最後分先對決那局,就是2000年左右的棋,台灣棋士林海峰跟日本的棋士下的。
回到章節內容。這邊我提的,不是實地和模樣偏好問題,而是實地相較擴展模樣偏穩,尤其開局搶實地,會給人那種「我先站穩腳跟再進攻」的感覺。這在一般對局沒什麼問題,全看棋士當下的取捨而已,但套用在這章節急於求勝、分秒必爭的情境,就有點不合理了。
我打個比喻,牛彥跟天帝在這章對弈,就像兩個武林高手在決鬥,而牛彥這位高手如同中了劇毒,必須速戰速決(文中有提到,牛彥明白自己無法打持久戰)。結果牛彥採取的作法是,以驚人的氣勢「穩紮穩打」,時不時奪取一些局部的優勢......(先取實地帶來的感覺就是這樣)
怪的地方就在這裡。因為已經要速戰速決了,以武林高手決鬥就是我放棄防禦豁出去跟你拚!展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「勢」!而以下棋來說,就是我不取實地不求穩,每一手都打高風險的棋跟你糾纏,所以我才提到甚至可能會放棄布局直接進入中盤戰鬥。這樣下的目的是什麼?就是藉由亂戰拚對方出現失誤,從而在「最短時間內」獲得大量優勢取勝。
其實,從「驚人的氣勢攻佔各處」這邊開始就有點怪,不過因為「驚人的氣勢」所以就看過去了。
後面提到「飛」又一次感覺怪怪的,稍微溫和了點,打個比方的話就像是拳擊手往前踏一步,侵入了對方領地,但也就僅此於此的感覺。不過「飛」是進攻手段沒錯,所以也是看過去。
最後看到實地占有優勢,嗯......彷彿腦袋被連敲了三下,就忍不住多嘴了,抱歉。
不過既然都提了,就順便再補一個。我還沒往後看,所以不曉得這邊讓牛彥執白是不是有什麼伏筆,或是其他的考量,如果沒有,那牛彥應該執黑比較妥當。因為在圍棋對弈中,由於黑子先下,普遍認為比較有利,因此即使棋力相當,通常也都是長輩、衛冕者執白,表現出「禮讓」的氣度,而晚輩、挑戰者執黑,以表示對上位者的尊敬。